總編輯序 作者序 導論 建立團體公約:正念小約定
UNIT 1 正念與身體活動 1-1 I see You活動 1-2 I hear You活動 1-3 十里飄香活動 1-4 心手相連活動 1-5 我是美食家活動 1-6 正念美食家活動 1-7 身體覺察靜心瓶活動 1-8 好慢好慢的樹懶活動 1-9 神奇的呼吸活動 1-10 正念呼吸活動 1-11 掌握注意力活動 1-12 身體掃描
UNIT 2 正念與生活活動 2-1 情緒偵探 活動 2-2 情緒的身體地圖活動 2-3 打破迷思活動 2-4 舒心3A練習
UNIT 3 正念與社會活動 3-1 人際觀察家 活動 3-2 我們相似又不一樣活動 3-3 耐心認識彼此活動 3-4 正念耐心練習活動 3-5 正念傾聽練習活動 3-6 正念回應練習活動 3-7 合力寫字活動 3-8 社會行動家
動態靜心練習: 動動身體,用「心」體會
動態靜心練習: 意識你的呼與吸
|
本系列書籍結合「Mind」與「Spring」二字:「Mind」有「心」、「觀照」之意,不僅象徵對內心的觀照與自我覺察,也強調個體對外界環境的敏感度;亦即心對內對外的覺察。「Spring」有「春天」、「泉水」、「彈簧」之意,象徵著春天萌發的生命力、生命泉水澄澈的流動性以及彈簧般可恢復的韌性。此部分展現在本書中,以正念融入七大目標: 覺察反思:能內觀反思,覺察自己的身心狀態。專注自律: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自律自主。品味當下:能活在當下,感受品味人事物的美好。開放接納:能接納人事物,不做慣性批判或反應。創意變通:能快速彈性轉念,創意變通看待事物。慈悲關懷:能以平等關懷心,慈悲對待自己他人。意義目的:能發掘人生意義,利他奉獻付出。 本書將源自於東方文化的「正念」(Mindfulness)融入社會情緒學習,為首創結合正念技術的社會情緒學習教材。透過「正念」引導學習者將注意力集中於當下,以全然接受、不帶評價的姿態,覺察當下的想法、感受及經驗,以達到自我照護的目的。 內容專為青少年設計,包含26個MBSEL(Mindfulness-Based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課程單元與活動。每一課均詳列主題、目標、活動、評量,依難度循序漸進。教師可按需求,參考本書提供的單元設計,規劃連貫的社會情緒主題式教學,也可選擇適合學生程度的主題優先教學,或將本書活動融入社會、科學等不同領域,拓展社會情緒學習的多元教學面向。
陳學志 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講座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情緒教育與發展研究中心(教育部特色研究中心)主任 蘇吉禾現任:桃園市特殊教育資源中心 教師/諮商心理師桃園市建德國民小學 專任輔導教師 陳怡婷現任:佛光大學心理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吳怡萱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助理教授 呂俐葶現任:新北市立石門實驗國民中學 輔導教師
|